【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自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病故以后,庸碌无能的后主刘禅耽于享乐,放任奸佞之臣欺上罔下。

在蜀汉这座大厦行将崩塌之际,勉力维持的三位披肝沥胆的忠臣堪称国之柱石,他们就是蒋琬、费祎和姜维。

在这三人当中,蒋琬、费祎属于内政能力杰出的文官领袖,而真正能够带兵打仗的统帅,在后蜀汉时代仅有姜维一人。

一、失马谡收姜维 蜀汉再添柱石

公元228年,即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统御数万大军兵出祁山。这一场北伐应该是蜀汉最为接近成功的一次,但最终因为马谡的刚愎自用,导致街亭陷落,未能阻遏魏国援军,导致北伐战果得而复失。

马谡是著名谋臣马良的弟弟,才气过人满腹韬略,诸葛亮对这个晚辈后生十分器重,常常与他谈论军务通宵达旦。

此番诸葛亮力排众议,既没有让赫赫有名的魏延去守备街亭,也没有派稳如老狗的吴懿、马岱去,将这份躺着都能立下的泼天军功,安排给了带兵经验薄弱的马谡。

有的人从这样的安排里看出了诸葛亮的偏心眼,但更多人已经读懂了诸葛亮的深层用意:他需要让马谡立下这份军功,在军中积攒声望,八九不离十这就是在把年纪轻轻却天赋异禀的马谡当做自己军事上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奈何马谡是个掉书袋里的家伙,独出心裁选择了让诸葛亮全军险些崩盘的骚操作。结果白给的战功没有收入囊中,项上人头却被自己给送了出去。

史料记载,马谡被军法从事的时候,诸葛亮亲自哭别,蜀军上下也是一片泣涕之声,可见人们都对这颗冉冉升起却光速陨落的新星充满惋惜之情。

不过,建兴六年的这一场北伐,对于蜀汉而言,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出兵打击了魏国,顺利迁走了魏国雍凉地区的部分人口,而是得到了一根镇国柱石——姜维。

姜维,字伯约,蜀汉大军来袭的这年不过二十七岁。

根据《魏略》所述,他在天水太守马遵麾下效力,却遭到猜忌,最终选择了向诸葛亮大军投诚。天水小将姜伯约的到来,让诸葛亮大喜过望,给姜维一通加官进爵,让他担任自己的仓曹掾,拜为奉义将军,加封当阳亭侯。

先让姜维在军中操练士卒,然后带着成果面圣。失去了马谡,却得到了姜维,这是诸葛亮的大幸,更是蜀汉的大幸!当时蜀汉全国上下可能没有人知道姜维区区一个魏国降将,前来归附还能有这么大的意义?

但诸葛亮刚哭着送马谡上路,一扭头就当着蒋琬和张裔的面儿,公开称赞姜维的才干胜过了马良、李邵这举国上下的一干人才。姜维初来乍到就待遇恩厚,诸葛亮还亲自向刘禅举荐他,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导师亲自给自己刚招来的研究生写推荐信,介绍到董事长面前混个脸熟,得到重用那是迟早的事情!

而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识人之明,在他死后,蜀汉又在刘禅手上存续了二十九年。姜维则成为了蜀汉后期军事上仅有的独当一面的统帅,最后的荣耀。

二、刘禅真投降 姜维假投降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于最后一次北伐途中的五丈原。他的死亡让蜀汉内部的矛盾特别是军队中的矛盾激化,魏延和杨仪等人先后殒命。

在蒋琬和费祎主政时期,姜维在北伐议题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每一次对魏国用兵,都因为蒋琬和费祎的限制,兵不过万。

这样的小打小闹,自然是不成气候的。费祎他们有句话常常叫姜维无言以对,大意是:连诸葛丞相都难以讨灭篡汉奸佞,我们这些人才干比丞相差远了,又如何能够办到呢?

直至费祎被另一个魏国降将郭脩刺杀,蜀汉守土安民的保守主张才逐渐退潮,以逐步掌权的姜维为代表的主战派,才又将大规模北伐的议题提上日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多次毫不留情地批评姜维“玩众黔旅”。陈寿是谯周教出来的学生,谯周就是蜀汉朝堂整体唱衰北伐的代表人物。

这是否说明陈寿的观点有失公允呢?实际上,姜维的屡次北伐,整体上劳而无功,相当程度上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以至于越到后面,支持北伐的人越来越少,反对北伐的声音占了上风。

就连姜维都不得不以屯田的名义,带兵在外避祸,免得性命不保。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263年,魏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司马昭开始对蜀汉用兵。姜维早早将刺探到的情报飞递成都,奈何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这个奸诈之徒就跟收了魏国好处似的,将紧急军情扣下不表,甚至禁止朝野得知此事。

因此,当蜀汉国内一个多月后得知钟会、邓艾等人挥师扣关的消息时,军民震动乱作一团。

由于兵力不足,蜀汉军队在姜维统御下快速回防,不久和刘禅派来的援军董厥、张翼等部合并一处,固守剑阁。

深沟高垒的剑阁是天下险关,地势高而路窄狭,魏国军队施展不开,被姜维挡在了关外。钟会多次攻击无效,锐气大减,又因为战线越拉越长,补给出现困难,开始萌生退意。

对于姜维来说,凭借地理优势保全蜀汉并非什么难事儿,奈何这支灭国敌军里不仅有一个难缠的钟会,更有一个比自己还喜欢兵行险棋的邓艾。

邓艾的少量偏师偷渡阴平,又在成都城外歼灭了诸葛瞻父子率领的守军主力,将成都围困。

邓艾这样的天才手笔必然载入军事史册,而成都内的君臣也被吓破了胆,无心再做任何抵抗。刘禅口衔玉璋,印信文书全都备齐了向邓艾军队真心投降。

姜维这边正带兵往成都赶呢?中途接到了刘禅的诏书,告诉他们“朕已经投啦!”气得将士们拔剑剁石,大骂不绝:

“我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奈何木已成舟,姜维也只得整顿军队,遵照刘禅的皇命,向钟会大军投降。

同样是投降,但对于刘禅和姜维而言区别可大了去了。刘禅崽卖爷田心不疼,投降是发自真心的。而姜维身上寄托着丞相诸葛亮的北伐意志,骨子里是不愿意投降的。

此前钟会多次诱降姜维,都遭到了严词拒绝,可是刘禅的诏令都被魏军拿到了,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了。

三、邓艾目中无人钟会野心膨胀 姜维秘密筹划蜀汉复国大计

造反起家的司马昭,对于军事将领统御大军在外作战,心里十分提防。

这一次灭蜀之战,他让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分别统领,大有分权制衡的意味在其中。

曹魏重臣钟繇七十多岁的时候老当益壮,又有了钟会这么一个儿子。不过直到统兵南征蜀汉这年,钟会都三十多岁了,依然没有成家。

反对他担任伐蜀大军统帅的人,理由就是别的将领有家属当人质留在京城,这钟会打光棍,全家户口本就他那一页,司马公您放心吗?

司马昭则信心满满。正所谓用人不疑,他选择钟会就是认定了他有本事灭蜀。

即便是钟会拥兵自重造反,司马昭也认为他成不了:因为有灭国之恨蜀汉军民不会帮助钟会,而人心思归魏国大军更不可能支持钟会。倒是邓艾好像有些不老实了,需要多加防备。

相比于名门之后的钟会,邓艾则是苦哈哈地从基层打熬,一点点爬上去的。攻破成都之后,邓艾代表曹魏接受了刘禅的投降。

立下了不世之功,邓艾不但擅自对蜀汉投降的文臣武将封官许愿,还在给司马昭的书信中流露出愈发骄纵的情绪来。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司马昭对他的猜忌。

可是司马昭显然看错了人,邓艾不过是飘了,钟会才是真想干一票大的。

他一贯敬仰名士,姜维向他投降以后,不但发还了全部的印信、兵器和服饰等物品,还被奉为上宾。连日的接触,姜维成功取得了钟会的信任,并且发觉了他正在快速滋长的勃勃野心。

手上有十几万魏军,还有姜维与数万蜀汉降卒,刘禅这种货色都能支持数十载,我凭什么不能和司马昭争个长短呢?钟会的想法开始大胆起来。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